中新社北京3月7日電 中新社記者 石岩
“我是福建人,但追根溯源,我的祖上卻是在河南。”7日的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河南代表團參加政府工作報告審議的間隙,笑著與代表們話起了鄉情。
張高麗稱,他雖然不知道自己的祖籍具體位於河南哪個地區,但他知道,廣東客家人和福建閩南的很多人祖籍都可以追溯到河南,他個人對河南“深有感情”。
張高麗說,“在推進城鎮化的過程中,河南的山山水水,歷史的文化底蘊一定保護好。”“城鎮化一定要搞出特色,這樣河南就會美的’不得了’。
”
在兩個多小時的審議中,張高麗多次提到南水北調工程。該工程中線的水源地丹江口水庫位於河南南陽。去年12月,南水北調中線正式通水,北京市民開始飲用長江水。
“我一直想去河南看看這項工程。”張高麗說,“南水北調工程牽涉到移民的搬遷、安置等方面,河南做出了大貢獻!”
張高麗說,“我曾在山東工作過,河南人和山東人一樣‘彪悍’,很能干,也能吃苦。”他笑著說,“河南服務業的比重有進一步提高的潛力。”
在代表們發言中,張高麗不時打斷提問。當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駐馬店市委書記余學友發言時,他饒有興致地詢問駐馬店這個地名的由來。當河南省發改委主任張廷喜拿出一張地圖,詳細闡釋“米”字形高鐵建設後,張高麗先是請隨行的鐵路總公司負責人予以回應,繼而微笑著問張廷喜:“這個圖可以送給我嗎?”
“你說!沒事兒!特別是建議,儘管提。”針對有代表在為自己的發言超時表示抱歉時,張高麗不以為意。“我們的總體要求是接地氣兒、辦實事,為地方解決問題。”他說。
在當日的審議中,張高麗帶來了包括農業部部長韓長賦等一眾官員。兩個多小時的會議下來,他凝神傾聽、不時做著筆記,當代表提出特定建議時,他不忘囑托相關領域隨行部長將建議“記下來,帶回去研究”。
“不一定事情就能解決,但我們肯定會給你們回應。”張高麗說。面對隨之而來的掌聲和感謝聲,他笑著說,“先別感謝,你一感謝,我壓力就大了。”
張高麗透露,他去年“幾次策劃去河南”,卻因日常工作繁忙未能成行。面對代表的邀請,他承諾“今年一定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