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南寧1月27日電 (記者 林浩)“‘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不光是路,它還是一條經濟帶、友誼帶和各種先進技術互動的科技帶。當前,在國家大力打造昇級版中國—東盟自貿區的背景下,東盟各國僑胞在此過程中大有可為。”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協常委、廣西僑辦主任馮祖華27日在此間表示。
馮祖華當天在政協第十一屆廣西壯族自治區委員會第三次會議間隙接受了中新社專訪。他表示,廣西是中國“一帶一路”戰略的“通道”和“門戶”,與東盟諸國聯系廣泛。當前隨著北部灣經濟區、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上昇為國家戰略,各種商機不斷湧現,發展潛力不可估量。
馮祖華認為,東南亞國家的華僑華人數量眾多,華社力量強大,他們參與到“一帶一路”建設當中,可為區域產業優勢互補和轉型昇級起到重要作用。
他介紹,為更好地幫助東盟僑胞尋找投資機遇,廣西僑辦正在大力開展4個100計劃,將重點聯系100名以上華僑新生代、100個有造詣的華僑科技人員、100個參政議政華僑華人和100個傑出華商,目前廣西已與東盟國家的100多個僑團商會建立了密切聯系,結交了一批當地僑界重點人士。
為使這些僑力發揮的效用最大化,廣西編印了“海外華人華僑專業技術人才名錄”,把僑胞的優勢、特長及可轉化成果歸納總結,每季度更新一次,通過專刊、網絡等形式與各企業和政府部門共享,這些單位祗要需要,就能便捷地找到他們。
馮祖華表示,2015年,廣西將繼續舉辦“僑商廣西行”、“僑資企業西部行”、“僑商廣西僑場行”等活動,並參與籌辦“第三屆桂商大會”,引導僑商參與廣西經濟社會和華僑農林場建設。
“我們還要發揮廣西海外交流協會的平台作用,加強對東盟的聯誼,重點做好新僑工作,培育一支友好的力量,讓他們能够分享到廣西企業在其居住國發展壯大的成果,並降低這些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風險,實現互利共贏。”馮祖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