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貴陽5月26日電 新華社記者鐘群 王新明
正在貴陽舉行的2017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中國最大的公路物流網際網路信息平臺“貨車幫”,與中國神華鐵路貨車公司簽署“公鐵聯運”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啟“大數據+公鐵聯運”新業態。
“貨車幫”擁有會員車輛370萬台、貨主會員63萬,每日發佈貨源信息500萬條。神華鐵路貨車公司隸屬於煤炭巨頭神華集團,該集團擁有鐵路里程2155公里、船舶40艘、港口3個,碼頭年吞吐量2.7億噸。
“火車不僅可以‘馱’貨車,還可以‘馱’集裝箱、半挂車。‘公鐵聯運’將以神華鐵路網為幹線通道,依託‘貨車幫’大數據資源,通過運力推送、貨車列車匹配、一鍵式交易、一單式服務等,實現‘鐵路長距離運輸+公路最後一公里’精確接駁、無縫啣接。”神華鐵路貨運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康鳳偉說。
“貨車裝在火車上,火車馱著貨車跑”,“馱揹運輸”是一種公路和鐵路聯合的運輸方式。貨運汽車、集裝箱等直接開上火車,到達目的地後,貨車再從火車上開下,能夠降低運輸成本、提高運輸效率、減少公路交通擁堵。
按照計劃,此次亮相的大數據“馱揹運輸”線路將從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物流園區“啟程”,目的地是河北省黃驊港口,全程1000公里左右,預計年內正式開啟。
康鳳偉說,神華運輸的路網資源和一體化優勢加上“貨車幫”的平台資源和大數據優勢,雙方將合作重構物流行業流程、打造新業態。
“大小多少”——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副會長賀登才用這四個字概括中國貨運行業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大是產業規模大,全行業規模3萬億元;小是運營主體小,1300多萬輛載重汽車、728萬個運營主體,從業人員很多是個體戶;多是運營環節比較多,涉及多個部門;少是規模化、信息化、具備資源整合能力的企業數量很少。
受鐵路行業固有頑疾、傳統交通運輸體制多頭管理等影響,能夠實現公路、鐵路等運輸方式之間無縫啣接的現代物流模式在中國發展滯後。
業內人士認為,公路的開放性和鐵路的相對封閉性導致鐵路優質中長途資源沒有發揮。中國地大物博,中長距離物流發展迫切,“公鐵聯運”是中長途運輸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貴陽貨車幫科技有限公司總裁羅鵬說,伴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一帶一路”建設等深入推進,加上先進信息技術的應用,“馱揹運輸”“多式聯運”“智慧物流”迎來發展機遇期。
“‘多式聯運’能夠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發揮組合優勢,拓展可達空間,集約、節約、環保、安全。‘多式聯運’需要依託大數據、雲計算的支撐,實現精準匹配。”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說,有關部門應深化鐵路和貨運價格改革,營造平等、有序的市場環境,推動“多式聯運”加快發展和物流行業轉型升級。
“神華集團和貨車幫合作建設多式聯運智慧物流體系,為鐵路參與‘多式聯運’、實現大數據與物流的融合進行積極有益的探索。”國家鐵路局副局長於春孝說。
於春孝表示,作為監管部門,國家鐵路局將推進完善法規標準、積極參與“多式聯運”有關的法規研究等工作。同時,努力營造良好的運營環境,鼓勵、引導企業開放數據資源,與企業等各方攜手推進“多式聯運”和物流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