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5月7日電(記者馬岩)中國的雲計算產業近年來呈現爆髮式增長,並與諸多傳統領域日益深度融合,推動了各行各業的創新,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近幾年,中國雲計算產業保持著超過30%的年均增長率,是全球增速最快的市場之一。雲計算技術已經向製造、金融、政務、醫療、教育等多領域拓展,促進產業鏈上下游的高效對接,實現傳統行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發展,也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了重要基礎。”中國工信部信息化和軟件服務業司巡視員李穎在近日舉行的“第五屆中國國際雲計算技術和應用論壇”上說。
中國重視並支持雲計算產業發展。今年4月,工信部印發了《雲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提出到2019年,要將中國的雲計算產業規模從2015年的1500億元擴大至4300億元,雲計算在製造業、政務等多領域的應用水準顯著提升。
江蘇常熟是中國著名的服裝生產中心之一,受勞動力成本上升、國內市場趨於飽和、國際市場需求下降等因素影響,服裝企業普遍利潤下滑,前景堪憂。為突破發展瓶頸,常熟本地企業攜手京東雲共同打造了“雲尚工坊”服裝產業大數據分析平臺。利用這一平臺,服裝企業可以獲得客戶消費習慣、購買頻率、身材樣本、產品平均單價等數據,從而更加精準地定位消費需求,設計出更受消費者歡迎的服裝產品。
京東雲首席架構師楊海明表示,京東雲利用基礎雲服務、大數據技術,以及服務於電商產業鏈的人工智能技術,將服裝企業的生產、產品、經營數據、零售店的場景數據、顧客行為數據等整合起來,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從而幫助服裝企業實現精準化行銷和柔性化生產。
據悉,得益於“雲尚工坊”平臺,一些常熟服裝企業已經實現了銷售額15%以上的增長。
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中國移動等大型企業也早已佈局雲計算。
政務雲亦是近年來雲計算技術應用的熱點領域,它可以推動實現政府各部門、政府與社會之間的信息互聯互通,極大地簡化辦事手續,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數據顯示,今年年底前,中國在建和建成的基於政務雲的“智慧城市”數量有望超過500個。
作為全國十大智慧城市之一,威海的政務雲建設是較為成功的範例。據威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調研員馬龍介紹,威海市建設了統一平臺“威海雲計算中心”,並以此為基礎建立了財政、交通、消防、電力、醫療等各個部門的子系統,真正做到了信息資源共享。
如今,威海市民只需登錄“威海市民網”,輸入身份證號,便可以網上辦理職業資格認證申請、社保卡申請和補辦、公司註冊、結婚登記、申報納稅、水電氣繳費等諸多事項,節省了大量時間。此外,還可以查詢各地房產均價、物流快遞、銀行網點、供暖服務等各類重要生活信息,足以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常見問題。
實現標準的統一是雲計算產業未來發展的關鍵。為此,中國的重點高校、科研院所、骨幹企業等聯合發起成立了雲計算產業聯盟、通信標準化協會、智慧城市專業委員會等行業組織,積極編制全面的雲計算標準體系,並努力參與國際雲計算標準的制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