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6月19日 星期四    農曆乙巳年五月廿四
首頁 > 新聞事件 > 互联网电信ITAI > 深度報道 > 快遞也用上高科技,中國物聯網技術帶來哪些變革?
快遞也用上高科技,中國物聯網技術帶來哪些變革?

  新華社無錫3月24日電(記者喻菲)在江蘇無錫一家快遞公司的分揀中心,一層傳統人工分揀區貨品堆積如小山,而在二層自動分揀區,大大小小的包裹被傳送帶自動分發到代表不同地區的收集袋中。

  生產這套自動分揀設備的中科微至智能製造科技江蘇有限公司是由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孵化的一家高新技術企業。公司董事長、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智能製造電子研發中心主任李功燕介紹,使用了自動分揀設備的快遞公司在去年雙十一期間經受住了嚴苛的考驗,轉運中心未出現爆倉現象,每台設備的日分揀量超過30萬件,每天24小時無故障不間斷運行,是人工分揀效率的3倍,而出錯率僅為萬分之一。

  據介紹,這家公司長期專注於計算機視覺、信號處理、自動化控制等技術研發,特別針對物流快遞行業的關鍵核心技術進行攻關,目前是中國唯一能夠生產全國產化物流自動分揀設備的企業。

  李功燕說,公司自主研發了基於圖像分析的條碼掃描系統、基於自主芯片的工業無線通信系統、物流大數據分析系統和設備遠程診斷系統等核心產品。2016年銷售收入突破1.6億元,預計2017年中科微至將獲得3億多元的市場訂單。

  研發人員還研製成功了“果蔬多源信息融合超大型分選設備”,可實現果蔬按重量、含糖量、顏色、瑕疵、形狀等特徵的自動分級,項目產品佔據中國市場份額超過80%,替代了同類的進口產品,提升了中國農產品採後處理的水準,應用於臍橙、蜜桔、檸檬、蘋果等果蔬的分選。

  專家介紹,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網際網路,其核心是讓每個物體實現智能連接、運行,是繼計算機、網際網路之後信息產業的第三次浪潮,被越來越多的國家確定為培育核心競爭力的戰略重點。

  據統計,2015年中國物聯網產業規模超過7500億元,物聯網盈利規模僅次於美國。目前中國物聯網及相關企業超過3萬家,其中85%為中小型企業。

  為破解一般中小企業沒有能力研製功能差異性大、技術含量高感測器的難題,中國規模最大的物聯網專業研發機構——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於2014年啟動世界一流的感測器公共服務平臺,依託中國科學院研發力量,實現網絡化的感測器生產服務,打造一體化智能工廠。

  據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組組長、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副所長、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常務副主任陳大鵬介紹,該中心在物聯網體系架構、數據交易、智能信息處理、基礎軟件、新型傳輸技術、智能集成感測器等核心技術領域開展研究,截至2016年底累計申請專利500餘項。中心建設的感測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累計投入超過1億元,孵化企業36家,2016年實現銷售約12億元,產值已經超過了40億元。

  專家介紹,除了快遞業,物聯網技術也已在生態農業、食品安全、智能製造、公共安全、新能源汽車等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此外,中國科學院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圍繞新能源汽車車載芯片與感測器、車載終端、系統軟件的關鍵技術,為新能源汽車提供從芯片到平臺的完整解決方案,解決中國新能源汽車面臨的信息化、智能化難題。

歡迎投稿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輿情 NewsYu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