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6月16日電 (記者 劉育英)騰訊研究院與京東、滴滴出行、美團、大眾點評等互聯網公司16日在京發佈《中國“互聯網+”指數(2016)》報告,對2015年國人線上生產生活進行了一次大盤點。北、上、廣、深等城市獲評2016中國“互聯網+”十大城市,為各地“互聯網+”的持續落地樹立了參照範本。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CEO馬化騰當日表示,“‘互聯網+’是第三次工業革命的一個組成部分。過去一年多時間,通信、金融、零售、O2O(線上與線下業務融合)、交通等領域,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互聯網+”指數由互聯網+基礎、互聯網+產業、互聯網+創新創業、互聯網+智慧城市四個分指數構成,下設14個一級指標、135個二級指標,直觀反映過去一年“互聯網+”戰略在全國351個城市的落地情況。
據該報告,如以省(自治區、直轄市)排名,廣東、北京、上海居前三位。如以城市排名,北京、深圳、廣州、上海占據了榜單前四席位。杭州、成都、重慶、武漢、長沙和福州緊隨其後。
該報告還創立了“數字GDP”概念,即實體經濟投射到數字中國的生產生活總值。研究表明,數字GDP與實體GDP呈正相關關係,在某些領域,數字GDP可大幅超前于實體經濟。
根據報告,“互聯網+”指數高度集中于沿海省份和一線城市。排名前三的廣東、北京、上海“互聯網+”指數之和為35.5,這三個省市佔去整個數字中國超過三分之一的份額。
同時,2015年在二、三線城市的強力拉動下,“互聯網+”在全國351個城市均取得增長。“互聯網+”讓中小城市有機會彎道超車。新經濟與傳統經濟的回歸分析顯示,在全國排名中後部的很多小城市,新經濟發展大幅超前于傳統經濟水平,實現跨越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