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3月25日 星期二    農曆乙巳年二月廿六
首頁 > 新聞事件 > 互联网电信ITAI > 最新消息 > 中國將對政府網站開展首次普查
中國將對政府網站開展首次普查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官方將自3月起對全國政府網站開展首次普查,以摸清政府網站“家底”,徹查並糾正網站信息發佈不及時準確等問題。

  國務院辦公廳24日發佈《關於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的通知》。通知明確,此次普查旨在摸清全國政府網站基本情況,解決信息發佈“不及時、不準確、不回應、不實用”等問題,切實消除政府網站“僵屍”、“睡眠”等現象。

  根據《通知》,地方各級政府網站,縣級以上(含縣級)地方政府各部門及下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網站,國務院各部門及其內設機構網站,國務院各部門下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網站,均在此次普查範圍之內。

  此次普查從2015年3月開始,到今年12月結束,共分為四個階段。

  3-4月,要查清全國政府網站的數量和基本情況。

  4-8月,各地區、各部門要對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進行檢查整改,並填報評分表。評分表包括網站可用性、信息更新情況、互動回應情況、服務實用情況等多個指標。

  有些指標屬“一票否決”類型,例如政府網站兩周內首頁欄目信息不更新,網站中應更新但長期不更新的欄目數量多於10個,有嚴重錯別字或暴力、色情等內容,互動回應類欄目一年內超過三個月不回復民眾留言等。存在此類問題的政府網站將被判定為不合格。

  如果存在首頁鏈接打不開,或者兩周內首頁欄目信息更新總量少於10條,未開設政務咨詢類欄目等問題,該政府網站將被扣分。各指標累計扣分超過40分,同樣將被判定為不合格網站。不合格網站應立即關停整改。

  6-10月,國務院將通過系統掃描和人工複核等方式進行抽查核查,同時在中國政府網建立全國政府網站基本信息數據庫,並設立面向社會的政府網站普查郵箱。公眾可通過數據庫查找、使用和監督政府網站,並通過郵箱反映使用中發現的問題。

  11-12月對普查情況進行通報總結。

  官方稱,希望通過此次普查,提高政府網站信息發佈、互動交流、便民服務水平,提昇各級政府網站的權威性和影響力,維護政府公信力。


“互聯網+政務”政府網站普查首度亮劍

  中新社北京3月24日電 (記者 李曉喻)中國各級政府網站本月起將迎來首次普查。可以期待的是,嚴格“體檢”之後,政府網站對公眾信息需求“缺席”、“旁觀”問題將有明顯改觀。

  國務院辦公廳近日發佈通知,決定自2015年3月至12月開展第一次全國政府網站普查。根據通知,今年4月底前要摸清各級政府網站的數量和基本情況,8月底政府網站主辦單位要對照相關要求完成自查和整改,確保網站健康運行。普查工作開始後,國務院辦公廳還將進行抽查核查。

  分析人士認為,此舉將夯實中國電子政務發展的基礎,進一步推動信息公開。

  如今,互聯網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參與並改變著普羅大眾的生活。在互聯網時代,作為政府的“形象代言人”,政府網站已成為政務信息公開、回應民眾關切、提供服務的重要載體。但政府網站信息發佈不及時,內容不准確,服務不實用,回復推諉周期長等問題,已成為政府網站健康發展的阻礙,影響了政府的公信力。

  中國軟件評測中心發佈的《2014中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報告》顯示,目前部分政府網站未能在第一時間發佈新聞動態、政策法規等公眾關注的信息,不少區縣政府網站多個欄目長期不更新,或部分頁面無法打開。此外,在辦事服務和互動交流方面,一些政府網站的動作也比較遲緩,導致大量公眾咨詢、投訴或留言得不到及時有效的受理。

  根據聯合國經社部發佈的2014年《全球電子政府調查報告》,中國電子政務發展指數在全球排名第70位,與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

  有鑒於此,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對政府網站的普查,摸清基本情況,並糾正被詬病甚多的“不及時、不准確、不回應、不實用”等問題,刻不容緩。

  2014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已發佈文件,要求政府網站應在第一時間發佈政府重要會議、重要活動、重大政策信息,並對本地區、本部門政府網站內容更新情況進行監測,內容更新沒有保障的欄目要予以歸併或關閉。

  此次普查工作進一步明確提出了對政府網站業務承載能力的基本評判準則,包括網站可用性、信息更新情況、互動回應情況、服務實用情況等諸多方面。

  中國軟件評測中心副主任張少彤表示,這些指標是政府網站建設管理的根本,提出評判準則體現出官方下大力氣夯實基礎的決心。本次普查工作以完全量化的指標作為績效標準,並通過自查將主辦單位作為第一責任人,還利用核查通報和社會監督等硬手段,將使整改工作更好落到實處。

歡迎投稿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輿情 NewsYu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