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0月25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25日早晨成功發射海洋二號B星,記者從該星抓總研製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獲悉,海洋二號B星是中國海洋衛星全球組網的首發衛星,將接替目前超期服役的海洋二號A星。海洋二號B星發射成功,也標誌著中國自主研製的海洋動力環境監測衛星正式進入業務運行階段。
海洋二號B星不受天氣、光照等客觀條件干擾,能?提供全天時、全天候的不間斷服務,可持續對海面風場、海浪、海流、海面溫度、海上風暴和潮汐進行監測,形成連續、穩定的海洋環境監測與數據獲取能力,在海洋防災減災、海洋環境預報、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科學研究及國際合作等領域將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同時,該衛星還具備全球船舶識別和海洋浮標測量數據收集等功能,將進一步推動和促進海洋領域的應用研究。
海洋二號B星研製人員形象介紹說,這顆衛星就像一台飄在太空中的手機,隨時隨地保持著開機狀態,而且設計壽命長達5年。為保證衛星長期穩定的在軌運行,B星做了優化設計,並通過大量的地面驗證試驗和關鍵環節冗余設計優化,相當于給衛星在軌上了“雙保險”,從而能實現24小時不間斷服務。
“海上無風三尺浪,海洋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海洋二號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張慶君指出,以前一顆衛星20多天才能針對全球觀測一次,無法滿足海上運輸、大洋漁場、海洋科考、海上安全等多方面要求,所以,中國必須建立海洋觀測網,提供快速的高精度海洋環境數據,而海洋二號B星就是中國海洋觀測組網的首發星。
未來完成組網後,中國海洋動力環境衛星監測網將具備高時間分辨率、高空間分辨率和高精度的海洋動力環境數據獲取能力,並成為“關心海洋、認識海洋、經略海洋”的重要支撐和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的重要工程之一。
據瞭解,2011年8月,中國首顆海洋動力環境探測衛星海洋二號A星成功發射,該衛星目前已在軌運行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