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8月31日電 英媒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下一台火星航天器“洞察”號的準備工作今夏加速進行,按計劃將於明年5月在加利福尼亞州中部的范登堡空軍基地發射,這將是歷史上首次由美國西海岸進行星際發射。
據新華網援引英國物理科學新聞網站8月29日報道,美國洛克希德-馬丁空間系統公司正在丹佛附近的一處無塵室設施組裝并測試“洞察”號航天器。該公司航天器項目經理斯圖·斯帕思說:“我們的團隊7月恢復了系統層面的整合和測試活動。著陸器已建造完成,儀器也已整合到著陸器上,以便我們能夠完成最後的航天器測試,包括聲學、儀器部署和熱平衡測試。”
報道稱,“洞察”號的全稱是“利用地震調查、大地測量以及熱傳導進行內部探測”項目,是第一個專注於探究火星內部深處的任務,它所收集的信息將幫助人們了解包括地球在內的所有岩質行星是如何構成的。NASA位於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的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洞察”號主要研究員布魯斯·巴納特說:“因為火星內部的攪動在過去30億年裡比地球少得多,與地球相比,火星很可能更好地保存了有關岩質行星誕生初期的證據。”
無論這台航天器在自2018年5月5日開始的五周內的哪一天發射,導航員都計劃讓它在2018年11月26日到達火星。
報道稱,此次任務將在火星赤道附近放置一台固定的著陸器。這台著陸器最大寬度約20英尺(約合6米),有兩塊能像紙扇一樣展開的太陽能電池板。在登陸(就火星而言這一直是一項重大挑戰)後的幾周內,“洞察”號將使用一條機械臂將兩台主要儀器直接并且永久性地置於火星表面,這將是在火星上進行的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活動。
其中一台儀器是由法國國家航天研究中心與美國、英國、瑞士和德國合作提供的地震儀,這台地震儀可以防風,探測靈敏度足以發現幅度為氫原子半徑的地層移動。它將記錄“火星震”或隕石衝擊所帶來的地震波,這些地震波可以提供有關火星內層的信息。另一台儀器是可以通過錘擊到達10英尺或更深的探熱儀,它將測量來自火星內部深處的能量,這台探熱儀由德國航空航天中心提供。
該項目還將使用火星和地球之間的無線電傳輸來評估火星在其軸線上旋轉時的攝動,這可以提供有關火星核大小的線索。
這台航天器所攜帶的科學儀器也為明年的發射做好了準備。這次任務原計劃於2016年3月發射,但因用於在地震儀主要傳感器周圍保持接近真空條件的一個金屬容器出現了洩漏問題而取消。一個經過重新設計的真空容器已經製造并測試完成,隨後與地震儀的其他部件組合在一起再次接受了測試,完整的地震儀於7月交付科羅拉多州的洛克希德-馬丁航天器組裝設施,并已安裝在著陸器上。
噴氣推進實驗室的“洞察”號項目經理湯姆·霍夫曼說:“我們已經解決了兩年前的問題,我們正急切地為發射做準備。”
報道稱,探測火星的發射窗口期每隔約26個月出現一次,只持續幾周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