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莫斯科7月1日電(記者欒海)目前近地空間內尚無某個小行星會與地球“過分親密”,但為了練就探測監視這類小天體的基本功,俄羅斯航天集團下屬單位將從2019年開始籌備建設近地小行星搜尋追蹤系統。
據塔斯社報道,俄科學院通訊院士、天文學研究所科學主任舒斯托夫6月30日說,為了未雨綢繆防範小行星、彗星等天體與地球“親密接觸”,俄航天集團正在實施“巡邏”計劃。這一計劃已被納入“2016年至2025年俄聯邦太空科研規劃”,旨在在俄國防部和科學院等單位配合下,大力發展準確探測並密切追蹤上述小天體的技術,當小天體與地球過於“親近”時,相關系統將及時發出警報。
這位專家沒有披露這一搜尋追蹤系統由哪些主要設施組成。但據塔斯社報道,該系統首先依託俄科學院現有的地面天體測量和光度觀測網絡的相關設施。但對於追蹤從太陽所在的明亮位置飛來的小天體,這些地面光學觀測設施會難以應對,因此必須將太空望遠鏡送入太陽與地球之間、與地球相距150萬千米的“L1拉格朗日點”。
在這一位置上,望遠鏡繞太陽運行的軌道週期恰好等於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週期,因此該望遠鏡能以與地球相對靜止不動的方位為地球“站崗放哨”。除了瞭望小天體以外,這種望遠鏡還能追蹤在近地軌道內飛行的各种太空垃圾,一旦這些自然或人工天體有撞地球的苗頭,該望遠鏡將與地面觀測系統協作自動報警。
除了及時示警以外,科研及工程人員有什么手段可以消除近地小天體的威脅呢?據俄科學院應用數學研究所的專家伊瓦什金介紹,從理論上講,可將高強度激光發射器安裝在繞地球運行的空間站上或未來的月球基地內,其發射的激光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可將逼近地球的小天體推離軌道,或者將其摧毀。但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要想實現有賴於能否對一系列複雜技術成功攻關,以及能否得到足夠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