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長沙10月17日電 (記者 傅煜)“中國已研製成功全球首套誘騙式民用無人機防控系統,將於近期全面推向市場。”17日,長沙北斗產業安全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北斗安全研究院)執行院長明德祥向到訪該院的外媒記者披露了這一信息。
這些記者來自德國《中國之窗》、意大利《24小時太陽報》、馬來西亞國家通訊社、俄羅斯電視一台、新加坡亞洲新聞台等12家境外媒體,此次走進湖南是為瞭解該省的智能製造成果與實力。
隨著無人機技術的發展和廣泛應用,層出不窮的無人機突入禁區、跟蹤車隊等“黑飛”問題對公共安全和個人隱私造成新威脅,已引發國際社會對無人機監管問題的激烈討論。在明德祥看來,解決該問題不能忽略無人機的“天敵”——反無人機系統。
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Markets首發的“反無人機市場報告”預測,到2022年,反無人機市場總額將達11.4億美元。如此巨大的市場潛力,使法、美、英等國相繼研製出多款新型反無人機裝備。
明德祥介紹,目前各國研發的反無人機技術大多側重於對無人機的預警,並採用壓制式強電磁干擾的方式,對無人機進行接觸式摧毀或捕獲。“其缺點顯而易見,強電磁干擾方式對操作人員及周邊電子設備影響較大,預警的方式也無法實現特定區域的全天候主動防禦,對無人機進行接觸式摧毀或捕獲的方式也尤顯暴力。”
作為全球首套誘騙式民用無人機防控系統,由北斗安全研究院天衡團隊自主研製的ADS 2000系列誘騙式民用無人機防控系統,有效避免了無人機防控過程中的不利影響,具有成本低、普適性、全天候、主動防禦及綠色安全等獨特優勢。
“該系統如何對無人機進行‘誘騙’?如何體現安全性?”針對馬來西亞國家通訊社記者提出的該問題,明德祥解釋稱,所謂“誘騙”是通過系統發射模擬的衛星導航信號來實現。其採用非接觸式誘騙技術,能在隱蔽信號且不產生信號輻射污染的條件下(其信號功率比手機信號功率低1000倍以上),讓其迷失自己的方位,從而有效防止“黑飛”無人機入侵。
對於外媒普遍關注的系統應用問題,明德祥表示,ADS 2000系列產品可對靜、動態區域“黑飛”無人機進行實時管控與捕獲,廣泛應用於重要軍事、辦公和監管區域等場所的長期佈設。當瞭解到馬來西亞一家企業正與北斗安全研究院洽談合作意向後,幾名外媒記者紛紛詢問其所在國與該院的合作情況及可能性。
作為中國戰略新興產業,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著眼于國家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自主建設、獨立運行的衛星導航系統。以導航安全為主要研究方向的北斗安全研究院,系北斗領域首個導航信息安全產業協同創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