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3月21日 星期五    農曆乙巳年二月廿二
首頁 > 新聞事件 > 商貿 > 內外互看 > 港媒評論:中國可以利用好貿易戰
港媒評論:中國可以利用好貿易戰

  中新社北京7月19日電 香港《南華早報》18日發表題為《報復,改革,放寬限制:中國可以如此應對美國進口稅》的文章指出,中國可以從特定的角度利用美國發起的貿易戰,使之為己所用。

  文章稱,美國政府對中國貨品增施價值2000億美元關稅的決定,使得美中關係的緊張程度進一步加劇。這一增幅為10%的通用關稅涵蓋各類中國商品。此次2000億美元的關稅和之前500億美元的關稅加在一起,會給中國帶來GDP波動0.3%至0.4%的經濟影響。

  增施關稅對出口公司帶來的影響,外加金融市場調整帶來的回響,可能會放大二級衝擊。這在各個市場中引發顯著反應,給中國股市和人民幣都帶來了衝擊。

  文章稱,儘管關稅問題未成定論,但北京或將通過以下三個方面從宏觀上調整政策,讓貿易戰為己所用。

  首先,中國政府可以通過施加高於10%的關稅達到同樣的效果,以此對沖美國經濟。此外,即使中國不選擇反擊,美國仍會自食其果。來自中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前100名設立在中國、與美國有貿易關係的企業當中,有12%實為美國企業,另外的70%也是非中國企業。這反映了中國在國際供應鏈中的穩固地位,更突出了美中貿易爭端會帶來的國際影響。

  第二,不斷昇級的貿易危機將會敦促中國調整其國內政策。出口放緩和國內經濟增長壓力的相互作用將加強政策調整的力度。中國人民銀行上個月削減了存款準備金率,以減輕杠桿化和新資產管理法帶來的流動性風險。之後,緩解對財富管理產品、反污染和去杠桿化管制的信號逐漸浮出水面。此外,北京還派遣巡視組檢查各地政府的財務情況。屆時,巡視組就會發現,今年各地政府的開支會少於預算額。國內財政不僅沒有出現赤字,還積累了4000億元的盈餘。

  最後,北京有望進一步放開其市場和經濟,促進貿易多元化,擴大內需。如果說美中貿易爭端仍存在一線希望,那一定是敦促中國加快其結構改革。

  文章稱,近來發生的一些事件反映出的問題讓中國企業倍感緊迫。增加財政支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有助於加速中國國內的再平衡,讓中國不斷向技術驅動型的增長邁進。

  而就外部來看,北京已加速了其市場的自由化。與仍在搞貿易保護的美國不同,中國通過開放國內金融體系、降低關稅、減少阻礙外商直接投資的屏障,至少正在擁抱與外部世界交流的機會。

  文章提到,頗具諷刺意味的是,今年6月發佈的最新數據顯示,來自美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年增幅達到了近30%,這意味著一些企業(比如特斯拉)希望通過在中國投資迴避特朗普的關稅政策。

  文章強調,貿易戰對於國際貿易來說絕對是件壞事。但通過再平衡,讓經濟轉向國內消費和科技驅動型的增長,中國就能讓貿易戰為其所用。

歡迎投稿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輿情 NewsYuq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