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廣州11月4日電 (記者 許青青)第122屆廣交會4日在廣州閉幕,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在新聞發佈會上通報,本屆廣交會採購商與會人數全面增加,出口成交同比增長;中國外貿回穩向好勢頭鞏固。
據介紹,本屆廣交會累計出口成交1986.52億元人民幣(折合301.6億美元),比2016年秋交會(同比,下同)增長8.2%。機電商品仍排在成交首位。機電商品成交159.1億美元,增長5.4%,占總成交額的52.7%。
採購商報到191950人,來自213個國家和地區,同比增長3.36%。與去年同期相比,大洋洲和美洲增長最多,分別增長12.33%和6.37%,其次是歐洲增長4.21%。“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採購商報到84445人,同比增長3.48%。
徐兵表示,上述態勢和數據表明中國外貿回穩向好勢頭在鞏固,增長質量效益提昇,調結構轉動力步伐加快。
參展企業普遍反映,今年以來中國外貿保持回穩向好勢頭,採購商下單意願提高,向好信心持續提振。數據顯示,本屆廣交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歐盟、美國出口成交分別增長13.6%、12.6%和8.0%。六成多行業成交增長,其中陶瓷製品、五金工具、建材、紡織服裝增長幅度較大。
徐兵表示,儘管採購商報到人數和出口成交均實現了同比增長,但中國外貿發展仍面臨原材料價格增長、人民幣匯率波動、發達國家製造業回流和新興經濟體中低端製造業崛起等因素的影響。同時,全球經濟復蘇的基礎還不穩固,外部需求尚未根本好轉,貿易保護主義加劇,許多採購商下單仍較為謹慎,中短單居多,3個月以內的短單佔43.5%,3-6個月的中單佔36.9%。因此,中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較多。
徐兵稱,總體而言,中國外貿發展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在不發生大的風險事件的情況下,經過持續努力,預計中國外貿有望繼續實現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