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7月21日電 重新對美開放牛肉進口一個月之後,中國市場又對美國大米敞開了大門。據新華網英文頻道7月21日報道,在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舉行期間,兩國就美國對華出口大米的檢疫達成協議。美國農業部報告指,通過中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的檢疫檢驗之後,美國大米就得以進入中國。這將是美國首次向中國出口大米。
《21世紀經濟報道》稱,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消費國、進口國,去年約進口500萬噸大米。中國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時開放大米市場,但由於中美之間缺乏植物病蟲害相關的協議,實質上阻止了美國大米輸華。
“中美已就該協議談判了十多年,我很高興看到它終於達成了”。美國農業部長普度在美國農業部發佈的新聞稿中稱,美國水稻從業者即將獲得中國市場的准入權,“中國市場在今天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未來有巨大的增長潛力。”
此前,中國國家質檢總局發佈《質檢總局關於進口美國牛肉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稱,從6月20日起,允許美國牛肉輸華。澎湃新聞稱,間斷約14年後,中國重新恢復美國牛肉輸華,這是受到“中美經濟合作百日計劃”的推動。
當地時間7月19日,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汪洋與美國財政部長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共同主持對話。當日下午,中國農業部副部長屈冬玉與美國農業部代理副部長幫辦哈夫邁斯特在美國華盛頓共同主持召開了首輪中美全面經濟對話農業平行會議。中美雙方就農業政策與農產品貿易、中國自產熟製禽肉輸美、中美禽肉雙向解禁與對等貿易、美國大豆合作研究、中國輸美乳製品和水產品自動扣留措施、美變更鮎魚監管機構等問題充分交換了意見,並就中美農業合作下一步工作達成基本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