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3月4日電 針對美國海關將對自中國進口的不銹鋼板帶材和碳合金鋼板徵收反傾銷稅和反補貼稅一事,中國商務部貿易救濟調查局局長王賀軍4日說,美方裁決沒有充分考慮中國業界提交的大量證據材料,與事實不符。
美國東部時間3月3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發佈公告,認定自中國進口的不銹鋼板帶材和碳合金鋼板對美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
對此,王賀軍說,美國鋼鐵企業的經營困難主要是由於其設備陳舊,導致出品率低,進而影響利潤,與中國輸美不銹鋼板帶材和碳合金鋼板沒有關聯性。事實上,調查期內美國內市場對上述產品的需求上升,中國輸美產品滿足了美國內不斷增加的市場需求。中美之間的鋼材貿易是互補的,中國不僅對美出口,而且從美國進口鋼材,雙方產品有差異,用途不同。
王賀軍表示,中方敦促美方作出客觀公正裁決,避免對中美兩國正常的經貿往來造成負面影響。
據新華網報道,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3日裁定,從中國進口的碳鋼與合金鋼定尺板(簡稱CTL板)和不銹鋼板帶材產品對美國產業造成了實質損害。由於美國商務部此前已終裁認定中國向美國出口的上述產品存在傾銷和補貼行為,國際貿易委員會當天的裁定意味著美國商務部將正式要求海關對此類產品徵收“雙反”關稅。
根據美國商務部終裁確定的幅度,美國商務部將對向美出口CTL板的中國廠商徵收68.27%的反傾銷稅和251%的反補貼稅,對向美出口不銹鋼板帶材的中國廠商徵收63.86%和76.64%兩檔反傾銷稅以及75.6%和190.71%兩檔反補貼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