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11日電(記者李仕奇編譯報道)3月9日起,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談判各方的首席代表在夏威夷展開新一輪磋商。儘管作為主要談判對手,美日之間圍繞農業、汽車和匯率等敏感議題的分歧仍在僵持,還是有談判方表示了樂觀的預期。不過,美國總統奧巴馬仍然沒有從國會手中拿到快速通過TPP等貿易協議的綠色通道。專欄作者Jack Detsch在日本《外交官》刊登的文章表示,儘管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即將到美國進行演講,但這無助於奧巴馬在國會獲得支持以快速通過TPP。連民主黨議員都極力反對該貿易協議,奧巴馬將面臨著一場硬仗。全文編譯如下:
還有不到50天,日本將迎來年內最長的黃金周——由4月27日至5月10日,包括七天的公眾假期,是休息和放鬆的最佳時機。屆時,日本遊客將出現在三藩市、洛杉磯及關島等地的各個景點。
計劃去美國的還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過他並非是去旅遊,而是去華盛頓進行國事訪問,並將成為首位在美國國會聯席會議發表演講的日揆。這次演講的時機相當關鍵:國會正就“快車道”(fast-track)貿易促進授權(Trade Promotion Authority)展開談判,將允許白宮就《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簡稱TPP)向立法機關提交最終方案時,免受修正案的阻撓。TPP的談判仍然在進行當中,參與的12個國家包括美國和日本。
國會當前的種種跡象表明,安倍的這次訪問可能真的是到此一遊。上周在美國眾議院亞太小組的一場聽證會上,TPP的支持者們受到了斥責。加州民主黨眾議員布拉德·舍曼(Brad Sherman)在其開場發言中表示:“有65%的貨物寫明是中國製造的,意味著其實至少有70%以上是來自中國工廠,但貼上了‘韓國製造’的牌子。”他又指,這些在韓國增加了價值的商品,出口到美國時免除了稅,令美國人沒有賺到利潤,也無法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並沒有加入TPP談判:舍曼提到的“原產地原則”(rules of origin)將決定TPP協議裡如何界定在自貿區外生產的商品。而且,舍曼並非唯一一位對協議表示擔憂的民主黨員,儘管該協議將涵蓋世界經濟的約40%的份額。
美國勞工聯合會—產業工會聯合會(AFL-CIO)主席理查德·特魯卡(Richard Trumka)及前克林頓內閣勞工部長羅伯特·萊克(Robert Reich)等勞工代表也在報紙上強烈反對“快車道”:“由‘快車道’促成的TPP將設定一系列充滿弊端的經濟規則,並很可能一直被沿用下去,而大部份美國人會在協議落實後還對此懵然不知——除了少數議員以外。”兩人擔心,快速通過TPP將鼓勵外包並縱容跨國企業的剝削,同時卻無助於阻止匯率操控和降低貿易逆差。
自由派也認為,自貿區反過來衝擊了美國的貿易逆差——據商務部數據顯示——在1月份下跌了8.3%至418億(美元,下同),進出口同時在萎縮當中。美國經濟政策研究所也指出,自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以及美韓自貿區落成以來,貿易逆差從1997年的1103億升至2014年的2617億,伴隨著失業率的上升。
不過,這些論調在TPP的支持者眼中都是陳腔濫調了。如果簽訂了TPP,這將會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協定。華盛頓智庫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enter for Strategic and International Studies)高級顧問斯科特·米勒(Scott Miller)上週三在亞太小組的聽證會上表示,“史上不同時期的貿易規則現已跟不上時代或是不完整了”。也有人認為,如果美國企業未能進入世界上最大的自貿區,這將是一個自我毀滅的行為。
就現在而言,美國總統奧巴馬與民主黨員達成妥協的機會很小。即便一些黨員所在的州以出口為主導,他們對待TPP的態度也是帶著不安的。而負責起草“快車道”的民主黨議員也對此表達了很深的疑慮,他和其他黨友們都覺得奧巴馬太急迫了:白宮想儘快轉到另一項涉及歐洲的貿易協議,並希望在下半年敲定。
以上的種種並非表明在安倍訪問前通過“快車道”是不可能的,不過奧巴馬必須步步為營。現在的情況跟以前沒兩樣:白宮在爭取自由派議員支持中間方案前總是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這一仗對於奧巴馬來說註定異常艱辛。